中国地热显示及温泉分布

​      我国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,东部与太平洋板块相连,西南与印度板块相接,其特有的大地构造部位和现代板块运动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地质构造、地壳热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,决定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格局。温泉的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,呈现出藏滇、滇川、东南沿海,台湾等几个温泉密集带。其中以藏南、川西、滇西及台湾为我国温泉分布最密集地带,以福建、广东、海南三省为丰的东南沿海为另一主要的温泉密集带。此外,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也具一定规模的温泉分布,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分带性。据最新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,我国现有大于或等于25℃的温泉达2200处。其中,25~40℃温泉85 9处,40~60℃温热泉807处,60~80℃热泉3 98处,大于80℃热、沸泉1 3 6处。温泉放热总量为1 0 1 90 X 1 018J/a,折合标准煤3 54万t。出露温泉数量以行政区划统计,云南、西藏、广东、四川和福建居全国前列,温泉数量占全国总量的70%。温泉分布密度以台湾为首,达1 9.2个/万km2,云南次之,为1 5•9个/万km2,以下依次分别为广东(1 4.3个/万km2)、福建(1 4.1个/万km2)和海南(1 0个/万km2)。​​

      我国温泉放热量前1 O位的省份为西藏、云南、陕西、四川、广东、福建、山西、台湾、湖北和湖南(见表2)。水温大于80℃的热、沸泉分布于西藏、云南、台湾、广东、福建、四川、青海、海南、湖南、山东、江西及辽宁等1 2个省(区),其中以西藏分布为最多,云南次之。这些泉水中,达到或略高于当地高程水的沸点而成为沸泉及沸喷泉者共有70余处,主要分布于藏南(37处),滇西(1 7处),台湾(8处),川西(4处),青海(2处),水温均高于90℃。在藏南、川西、滇西和台湾的沸泉区中,还并存有间歇喷泉和水热爆炸,计有20余处,如川西茶洛热坑、腾冲硫黄塘和朗蒲热水塘、龙陵已昔喷泉(1 9 7 6年7月发生6.6级强震激发所致),以及台湾大屯火山群等。​​

​      总之,我国的地热显示、温泉分布和水热活动,均以藏南、滇西、川西及台湾最为强烈,是我国沸泉、沸喷泉和水热爆炸的高温热显示集中分布区,东南沿海地带为另一温泉广布密集地带,而滇东南、黔南和桂西之间的岩溶地区,由于岩溶地下水活动强烈而成为温泉极少区。​

信息来源: 
2013-09-13